12.06.24 星期日
小巴進入河上鄉後第一個出現在眼前的地標式的建築物,就是長扁型的河上鄉鄉公所,同樣是康樂中心和士多。
見到這間鄉公所後不久便是總站,下車後又是另一家士多,規模比較細,像是一家人打理。生意不多,只為鄰居和遊客們提供簡單日常用品和補充能量的飲品食物。
經過了幾次,除了留意到士多內傳出的打麻雀聲,更愛士多外那隻一副懶洋洋相的毛茸茸狗。每次都是扒在地上,但位置都不一樣,說是想睡午覺也不對,只是百無了懶眼望前方。



來到河上鄉的人,不無是行山人士或是像我這種無所事事的人,總會來到居石侯公祠的門口小窺一下。一來這裡是上落車站外,二來這是香港法定古蹟之一。作為政府旗下的古蹟,不必要跟隨一般博物館的開放時間,朝九晚五,星期二例休,平時這座祠堂還是河上鄉村民祭祀和開大會的地點。
除了一般祠堂的古色古香外,比較吸引我的是它的細節和多元化色彩。







走到路的另一端,是洪聖古廟。除了門口頭頂的一盞燈外,均漆黑一遍,看來並非對外開放。
古廟位於馬路岔口,轉個圈360度可以望清潔這間有點失修,也未知是否已半荒廢的古廟 。



以前大部分人來到河上鄉都是為了平靚正任食荳腐花,如果我在該廠還未停業前知道,也會綁架位朋友跟我來到這僻靜小村。
不過沒有了荳花廠,這邊的寧靜剛好適合週末小小的逃離。
時間不多,只是半小時,好像什麼也得不到,好像什麼也不需要得到。
小巴進入河上鄉後第一個出現在眼前的地標式的建築物,就是長扁型的河上鄉鄉公所,同樣是康樂中心和士多。
見到這間鄉公所後不久便是總站,下車後又是另一家士多,規模比較細,像是一家人打理。生意不多,只為鄰居和遊客們提供簡單日常用品和補充能量的飲品食物。
經過了幾次,除了留意到士多內傳出的打麻雀聲,更愛士多外那隻一副懶洋洋相的毛茸茸狗。每次都是扒在地上,但位置都不一樣,說是想睡午覺也不對,只是百無了懶眼望前方。



來到河上鄉的人,不無是行山人士或是像我這種無所事事的人,總會來到居石侯公祠的門口小窺一下。一來這裡是上落車站外,二來這是香港法定古蹟之一。作為政府旗下的古蹟,不必要跟隨一般博物館的開放時間,朝九晚五,星期二例休,平時這座祠堂還是河上鄉村民祭祀和開大會的地點。
除了一般祠堂的古色古香外,比較吸引我的是它的細節和多元化色彩。







走到路的另一端,是洪聖古廟。除了門口頭頂的一盞燈外,均漆黑一遍,看來並非對外開放。
古廟位於馬路岔口,轉個圈360度可以望清潔這間有點失修,也未知是否已半荒廢的古廟 。



以前大部分人來到河上鄉都是為了平靚正任食荳腐花,如果我在該廠還未停業前知道,也會綁架位朋友跟我來到這僻靜小村。
不過沒有了荳花廠,這邊的寧靜剛好適合週末小小的逃離。
時間不多,只是半小時,好像什麼也得不到,好像什麼也不需要得到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